2024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司法局聚焦《关于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实施方案》5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要求,积极创新涉外法律服务模式,通过平台提能、服务提优、人才提质,让政策制度保障与基础设施建设同频共振,进一步推动供需对接落地,提升精准有效的涉外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深化涉外法律服务效能,为“出海”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法治保障,以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护航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发特色系统
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愈发旺盛。2024年12月11日,在无锡市涉外法律服务推进会上,由无锡市司法局、无锡市律师协会共同开发的“全球法律服务即时响应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亮相,系统汇集了300多家境内外法律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机构、贸促会境外代表处,以及公证、调解等组织,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用户只需要登录系统,点击所在海外国家和地区城市,即可查询相应法律服务机构名称、地址、官网、邮箱、专业服务领域等内容,以及境内法律服务机构推荐人信息。
“通过系统进入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网站,可以查询有关涉外法律法规、涉外律师名录、涉外法律服务案例和海外投资法律风险提示等信息。”无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系统已为全市外资外贸和境外投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500余次,推送各类法律服务资讯600余条。
精准把脉需求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为根本目的,精准把脉企业需求,涉外法律服务必须始终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不断提高服务精准度、扩大服务覆盖面。
2024年以来,无锡市司法局还联合发改、商务、仲裁等部门共同成立无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1+9”全球布局(无锡总部+9个海外服务点),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国别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咨询,发布境外最新法律动态和预警信息,开展线上线下涉外法律咨询、境外投资法律讲座、交流培训及涉外法治课题研究等专项服务。
无锡市还持续多年开展“律护企航扬帆出海”行动,组织律师分片区定点走访无锡境外投资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组织20余家涉外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2024年,先后为企业举办涉外法律讲座、专题培训50余场,举办涉外法律论坛和沙龙20余场,通过上门服务、“坐诊”服务,更好助力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2019年,无锡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但哈方仅支付部分设备款,并未按照约定提货。“我们将设备评估结果以律师函形式向哈国公司进行送达,以便无锡公司采取补救措施,并留存相关证据。”服务该企业的江苏敏惠律师事务所律师邹剑明介绍说,通过该项举措,及时为企业提前做好预防,督促外国公司按照国际贸易规定处理相关合约,为企业避免了经济损失。
无锡是电动车产业聚集地,无锡市锡城公证处与锡山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于2024年8月达成合作共识,揭牌成立全省首个电动车行业涉外公证服务站,动态了解涉外企业需求,协助引导企业处理国际经贸纠纷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无锡电动车产业扬帆出海。目前,全市公证机构与2000余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并为50余个国家办理认证事务。
加强人才培养
涉外法律服务是“跨界破局”的专业实践,不仅要苦练“内功”,还要尽可能扩大“朋友圈”,创造更多交流机会。
无锡仲裁委员会坚持高点站位,持续做大做强“朋友圈”,与国内外先进仲裁机构、重点商会协会等保持密切联系互动,汲取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无锡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以实战为导向,培育梯次分明、专业突出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资源,涵养涉外法治人才“蓄水池”。目前已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地国际化律师事务所、知名仲裁机构考察学习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做法,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此外,无锡市司法局还依托“太湖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普惠式涉外律师培训讲堂,举办新加坡商业调解业务交流会等10余次交流研讨,组织涉外律师赴新加坡、老挝开展东盟法律制度专题研修学习,多维度提升无锡涉外律师能力。
无锡市司法局贯彻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举办多批次高层次涉外法律服务论坛、法律沙龙,广泛开展涉外法律服务论坛论文和案例征集,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与司法部门对接机制建设,深化律师、仲裁、调解、公证、法律援助涉外法治领域服务协作。目前,无锡已有14名律师入选全国涉外律师人才库,52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