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我与师大

01-09

2024

郭杰:云龙山随想

云龙山随想 郁郁的苍松翠柏 掩映古寺院旁 寒鸦数点 翅膀驮起夕阳 当年双鹤飞来 苏东坡为之歌唱 曾经色彩驳剥 而今石壁红墙 曾经蛛网密布 而今金碧辉煌 一千五百年形迹 曾映照我幼小心房 劫后依然香火 缭绕于庄严法相 微眯双目俯察尘世 阅历几度沧桑 (原载《徐州日报》) 作者信息: 郭杰,江苏徐州人,我校1977级中文系校友。现任深圳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历任深

12-03

2023

张廷亮:别样意趣(徐师琐忆之四)

徐师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一些同学多才多艺,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徐稼红,一位帅哥,来自苏州太仓,爱好广泛,有多方面的特长。口琴,是现学的,后来吹的非常好。书法,学的是颜真卿,后来也达到了神似。我们的毕业证书可能就是他填写的。特别的,他对各种插图很有研究,能画的非常精准、规范。后来听说他参与了江苏省编中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我毫不奇怪,他的特长肯定发挥了作用。 张涤宇,与我同一宿舍。徐州当地人,徐州通,虽身材偏胖,可玩起双杠来却得心应手,姿态优美,动作娴熟,让人称奇。涤宇还擅长集邮,各种

11-29

2023

张广银:我在徐州师院当广播员

今年是我的母校——江苏师范大学70华诞。校友总会的项楠老师约我为校庆征文写一篇谈个人成长经历的文章。约稿通知如同奔腾的浪花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我的思绪又飞回到了43年前那个金色的秋天。 1979年,我考取了徐州师范学院(现江苏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院)历史系。9月18日下午,我从沛县乘沛屯火车在徐州火车站下车后,又坐上了师院迎接新生的绿色解放牌卡车进入师院,开始了我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 1979年11月我在徐州师范学院的留影 大学录取通知书信封 新生报到注意事项 收款收据

10-30

2023

张廷亮:徐州师院与海州师范(徐师琐忆之三)

最近我细细地回忆了一下,发现徐州师院与海州师范学校还有着密切的联系。海州师范学校位于连云港古城海州,原名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1914年建校,明年就是建校110周年了。她曾经是海(海州)赣(赣榆)沭(沭阳)灌(灌云、灌南)的最高学府。一九八三年七月,我从徐师数学系毕业,便被分配到这里工作,一直到一九九八年八月调离。刘百川先生(1903-1971),是省立第八师范的毕业生,原籍阜宁县,是中国近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刘先生一直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曾著有《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影响很大,最近还有再版。著名教育家

09-30

2023

郭杰:游子吟

游子吟 游子回到故乡 像婴儿回到摇篮 摇蓝摇啊摇 到处是亲人的笑脸 游子回到故乡 像种子回到春天 雨露轻柔滋润 阳光无比温暖 游子回到故乡 像船员回到海边 四处贝壳斑斓 拾起了记忆的片段 游子回到故乡 多想回到父母面前 诉几句天涯苦旅 报一声万事平安 作者简历:郭杰,江苏徐州人。我校1977级中文系校友。现任深圳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历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高等学校管

09-20

2023

张廷亮:徐师之学术纪事(徐师琐忆之二)

四年的大学生活,对徐州师院的一些学术活动及成果至今记忆犹新,感受亦深。先来说说数学系的。记得侯德润老师翻译出版了《数学史(英,斯科特著)》《实分析方法》,参编出版了《外国数学简史》《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等,影响较大。记得毕业前夕,侯院长还到学生宿舍与我们话别;马意海老师研究了不动点理论,成果很多。据潘老师介绍,马老师曾经设想将徐州师院数学系打造成“不动点理论”的研究基地。他曾经向我们介绍过不动点研究的成果,他的学术演讲极富感染力。我曾向他请教过相关问题,在谈到数学史时,他表达了“数学史不是数学”的观点,后

09-08

2023

张廷亮:初到徐师(徐师琐忆之一)

过几天就要参加徐州师院数学系八三届毕业四十周年的聚会了。刚到徐师时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那是1979年9月的一天上午,我和张福保、匡中远(79级中文系)结伴在连云港的盐坨站乘火车前往徐州,火车大约开了5个多小时才到。记得是潘一珍老师在大门口热情地迎接了我们,还用平板车把我们的行李拉到了宿舍。当时,潘老师看到我的裤角拖到地下了,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把裤角卷起来”,看来学校是有规范的。徐州师院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尤其是校前区,树影婆娑,秋意盎然。三片水泥球场上龙腾虎跃,热火朝天。数理楼、中文楼、化学体

01-10

2023

郭杰:诗歌二首

故乡之恋(外一首) 从山海关之东 到嘉峪关之西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从嫩绿的春天 到金灿灿的秋季 一棵麦苗 结出许多麦粒 从天到地 从云到雨 从气体之氤氲 回归荡漾的液体 从我的生命中 一眼望去 整个世界只是背景 除了你还是你 回乡 一张张面孔 似曾相识 一声声方言 充满亲情 一口口家乡菜 真是别有滋味 一条条街巷 又闪出当年身影 作者信息: 郭杰,江苏徐州人,我校1977级中文系校友。现任深圳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

10-26

2022

七律 母校江苏师大七十年发展会抒怀——徐崇先

中文楼里话当年, 灯火通明不夜天。 松下爱吟平仄韵, 案头常伴圣贤篇。 乘鸾骖凤登瑶阙, 击水推舟探塞渊。 书海索求为家国, 相期桃李更娇妍。 (作者,原徐州师范学院七八届中文系校友,徐州市人大原副主任市总工会原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驻会副会长,徐州市诗词协会顾问)

06-07

2021

郭杰:倾听历史的回声——《新华颂(公木诗文选)》出版

著名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先生 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新华颂(公木诗文选)》(以下简称《诗文选》),把公木先生过去未曾公开发表、文集中也没有收入的诗文作品,汇集起来,付印成书。这是一件不同凡响的好事情——因为这将有助于更真实、更全面地认识公木其人及其思想和作品,同时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和学术文化,增添更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使之呈现出更饱满的历史原貌。 公木先生(1910—1998),原名张松如,河北辛集(今属石家庄)人,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学者、教育家。 他早年在北京投身左翼文

1 2 3 4 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