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18/12/2
[作者] 王方亚,洪文梅
[单位] 佛山文化周刊
[摘要] 2018年8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办实地检查验收组来到佛山,实地查看了佛山市图书馆报刊天地、展览厅、多媒体中心、电影馆、音乐馆、图书借阅区、佛山文献馆、少儿阅读乐园、有声读物体验区等服务空间,对佛山市图书馆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8年8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办实地检查验收组来到佛山,实地查看了佛山市图书馆报刊天地、展览厅、多媒体中心、电影馆、音乐馆、图书借阅区、佛山文献馆、少儿阅读乐园、有声读物体验区等服务空间,对佛山市图书馆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佛山市图书馆积极探索,逐渐形成四大板块特色亮点:内部管理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服务品牌创新、社会合作创新。佛山市图书馆真正成为集阅读推广、社会教育、信息共享、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成为多功能、高层次、综合性的公益文化活动场所。
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含顺德图书馆,不含顺德图书馆集群其他成员馆):
截至2018年11月底,成员馆数量已达257家,其中普通成员馆49家,智能图书馆206家。
馆藏文献量达930多万册,持证读者超过104万人。流通量是950余万册(预计量)。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拥有38个外购商业数据库,12个自建数据库,57个试用数据库,资源容量超过260TB,年访问量35万余人次,累计访问量达234万人次。
南风讲坛
1995年开坛,至今已举办讲座2000余场,吸引了100余万人次的读者观众参与。
佛山阅读联盟
成员已发展至53家,开展阅读活动超过1000余场,受惠读者超过12万人次。
内部管理创新
“项目立馆”激活馆员主观能动性
如何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一直是文化事业单位要考虑的问题。佛山市图书馆通过“项目制”,激励员工,以项目立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副馆长张萌介绍,所谓“项目立馆”,就是将图书馆长远目标中的某些特定的目标任务,打包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和资源付出范围内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成果推广,激发人才活力,提升服务效益,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最终实现发展总目标。
目前,佛山市图书馆共立项800多个,累计参与达1.5万多人次,馆员参与率100%。“‘项目立馆’从2011年开始实施,很好地激发了馆员的创新力和能动性。”张萌告诉记者,“广州、深圳、东莞、南京等地的图书馆都过来调研学习,邀请我们进行经验分享。”
在佛山市文广新局的推动下,经过近三年的筹备,今年6月,佛山市图书馆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会15名成员由党代表、人大代表、学科专家代表、企业界代表、读者代表和图书馆代表等组成,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动真格,形成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佛山市文广新局对图书馆理事会充分放权,悉数让渡图书馆业务绩效考核权等五大权力,成功破解理事会“有职无权”“议而难决”等弊端。
在人才培养方面,佛山市图书馆从2016年开始,连续两年推出“馆员导师制”,提升馆员学术研究能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佛山市图书馆聘请了国内12位图书情报学科、公共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导师,每位导师指导3~5名图书馆馆员开展学术研究。在导师制科研氛围的影响和带动下,2016年至2017年,图书馆全馆员工共发表论文83篇,参与课题14个,参编著作5本。这一举措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图书馆员,对佛山市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影响深远。
体系建设创新
联合图书馆体系成最大“助推剂”
在国内图书馆界,佛山最被业界肯定和赞许的就是联合图书馆的建设。
2004年,佛山市图书馆牵头构建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截至今年11月,成员馆已达257家,其中普通成员馆49家、智能图书馆206家、馆外新书借阅点3家,涵盖公共图书馆、街镇图书馆、村居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部队图书馆等,实现了统一服务形象、联合书目检索、资源共建共享、一证通借通还等功能。
“今年底,顺德图书馆集群也将加入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届时相关的馆藏图书量、持证读者数量、文献流通量都会大幅增长。”张萌告诉记者,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了整体服务效能的提升,目前佛山市联合图书馆馆藏量达927万册,持证读者超过104万人,年均文献流通量预计超过1000万册次,中央媒体因此点赞佛山公共图书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目前佛山市联合图书馆257家成员馆中,多数是南海区智能图书馆——读书驿站。南海区现有1个区馆、7个分馆和165个读书驿站,极大地扩增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体量。
2017年初,佛山在智能图书馆广泛铺开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建设“智能文化家+”。“智能文化家+”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文化服务空间,集阅读沙龙、培训、展览等文化活动于一体,功能更全面、层次更高端、体验更美好。目前,尼奥斯智能文化家、39°空间智能文化家、白坭镇智能文化家、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北滘文化中心智能文化家、中国陶谷智能文化家共9家示范点已建成开放。
服务品牌创新
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品牌化
2015年,佛山市图书馆首次提出“服务活动化、活动品牌化”理念,实行分类品牌战略,重新整合、包装各类服务和活动,形成了针对不同读者人群的八大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包括“南风讲坛”、“南风学堂”、“蜂蜂故事会”、“品读佛山”、“数字图书馆”、“佛图群英会”、“阅读?温暖”、“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夏令营阅读分营。去年,图书馆又增加了三个活动项目——“佛山领读者”、“佛图公开课”、“阅读网红?全民发声”。
其中,佛山市图书馆历史最悠久的公益讲座品牌活动“南风讲坛”开坛于1995年,至今已举办讲座2000余场,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和社会热点话题,吸引了100余万人次的读者观众参与。该活动曾获得全国十大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2017年,佛山市图书馆共开展文化活动2198场,受益读者达116万人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读者享受到阅读的互动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在馆舍的硬件设施上,佛山市图书馆打造了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主题阅读空间,为市民提供精准的阅读服务与文化体验。今年5月,图书馆全新打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民学习中心,整合了1200多种主题图书、16种权威报刊、7个专题数据库、50多部影视资源,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活动空间开展专题文化活动和信息服务,为广大市民及基层党组织搭建“七个一”服务平台。
如今的佛山市图书馆内,分布着故事屋、玩具馆、手工坊、蜂蜂剧场、视障人士阅览区、展览厅、佛山文史展厅、报告厅、电影馆、音乐馆等各种文化娱乐空间,每年举办讲座、培训、分享会等阅读推广活动超过500场。
社会合作创新
“两大联盟”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共建
佛山市图书馆还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2016年,佛山市图书馆倡导建立佛山阅读联盟,吸纳、扶持、孵化民间阅读社团,打出全民阅读“组合拳”。目前,阅读联盟成员已发展至53家,开展阅读活动超过1000余场,受惠读者超过12万人次。2018年5月,图书馆还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项目创投大赛,以公益创投的方式,进一步激活阅读联盟活力。
位于佛山新城的文化中心文化体育单位众多,因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一直没有什么交集。2017年8月,在佛山市文广新局、市科技局、市总工会等主管部门共同推动下,佛山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工人文化宫、市青少宫、市科学馆等九个发起单位成立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佛山市图书馆当选首届联盟主席单位。9个场馆场地互借、共用、交叉覆盖,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文化共建共享,让市民有充分的文化获得感。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成立以来,牵头承办了9期“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作者培养工程”,分别在文化社团管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层图书馆、文化活动策划、舞蹈、音乐剧、群众戏剧曲艺等领域进行人才培训,培训学员逾2000人。同时,面向市民定期推出《佛山韵律 文化生活导航》,促进各成员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
2018年,佛山市图书馆推出了全新的家庭阅读推广项目——邻里图书馆。今年4月,佛山市图书馆招募首批邻里图书馆成员馆。目前,共有400多个家庭加入邻里图书馆大家庭。该项目创新家庭阅读供给模式,推动供需有效对接,更促进了邻里知识交流,推进了社区融合。
在志愿者团队建设方面,佛山市图书馆已打造了“市民馆长”团队、“蜂蜂家族”讲故事团队、公共教育团队、书法团队、朗诵团队及服务视障读者的“佛图朗读者”等特色志愿者团队。其中,“市民馆长”被誉为“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机制”。
引用本文:
王方亚,洪文梅.图书馆:佛山的城市文化客厅[DB/OL].[2025-07-0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48417.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