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11/5/27
[作者] 周征松
[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摘要]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乃熔铸大量史料而成,关于司马光所引据的书目,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去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为纪念《资治通鉴》成书九百周年而编辑的《资治通鉴丛论》载有陈光崇、高振铎先生的考证文章,可说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陈光崇《张氏<通鉴学>所列<通鉴>引用书目补正》统计为三百五十九种。高振铎《<通鉴>参据书考辨》统计为三百三十九种。二先生都是以张须《通鉴学》所列书目为基础,“经过反复核对”来进行统计的。他们的工作严肃认真,对《通鉴学》的统计数字多所匡正和补充。他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上接近事实。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是应该称赞的。但是,在拜读了二位先生大作之后,我发现他们的统计结论仍有不够严谨的地方,影响到他们的统计数字的准确性。我们统计的对象是《考异》,兼及《通鉴》论中所见史家的史书。由于司马光在《考异》中对引书书名写法不统一,很多书不写书名只写篇名,甚至别名,互相重出,造成错乱,但只要我们仔细加以鉴别,采取有书必录的方法,那么,要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不一定是很困难的。最近,我也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些工作。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乃熔铸大量史料而成,关于司马光所引据的书目,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去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为纪念《资治通鉴》成书九百周年而编辑的《资治通鉴丛论》载有陈光崇、高振铎先生的考证文章,可说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陈光崇《张氏<通鉴学>所列<通鉴>引用书目补正》统计为三百五十九种。高振铎《<通鉴>参据书考辨》统计为三百三十九种。二先生都是以张须《通鉴学》所列书目为基础,“经过反复核对”来进行统计的。他们的工作严肃认真,对《通鉴学》的统计数字多所匡正和补充。他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上接近事实。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是应该称赞的。但是,在拜读了二位先生大作之后,我发现他们的统计结论仍有不够严谨的地方,影响到他们的统计数字的准确性。我们统计的对象是《考异》,兼及《通鉴》论中所见史家的史书。由于司马光在《考异》中对引书书名写法不统一,很多书不写书名只写篇名,甚至别名,互相重出,造成错乱,但只要我们仔细加以鉴别,采取有书必录的方法,那么,要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不一定是很困难的。最近,我也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些工作。
引用本文:
周征松.《资治通鉴考异》所见书目检核——与陈光崇、高振铎二先生商榷[DB/OL].[2025-07-04].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03328.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